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作業(學習心得)〕賈伯斯的故事

  記得第一次注意到Steve Jobs是在他代表Apple宣傳新產品(忘記是哪一樣產品了~),那時他以十分從容不迫,更稱得上是十分優雅的姿態,介紹著他們的新產品,他的態度令我印象深刻、欣賞,抱持著好奇心,我查了一些關於他的資料,發現他大學竟然沒有畢業,令我備感訝異!!在這次的課程中,我又與賈伯斯在一次邂逅,不過已和當初的情況不同(他已經掛了),這次經由一真老師的課程,使我對他有更深刻的認識,他的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這句話是十分正確的,畢竟以人有限的生命是不可能學到所有的事情,因此我們要抱持著對知識的渴望及謙卑的心態去看待任何一件事,很多時候路邊被自己所看不起的人,常常有著對人生莫大的睿智,因此我們要以謙卑的姿態去看待任何事。還有他人生的起起伏伏也讓我印象深刻,有句話是這樣的:「若沒有困境,怎能使人生激起絢麗的浪花;若沒有低谷,怎能讓人感到高山的雄偉。」其實許多時候,人生中的低潮是為了彰顯以後的成功,因此當我們面對人生的困境要以更加正面的態度去面對!!

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Jobs' story

我覺得賈伯斯是一個值得學習的對象,疏不論他的個性如何也不論他所創造的產業是否真能改變世界,可以確定的是,他的一生充滿著變數和驚奇!一個從高處墜落谷底再從谷底攀回高點,他勇敢面對,just like a ship meet terrified wave ,however it can beat anytime. 總之他是個強人,在面對問題時他用最精簡的思維去面對。 一個人不可能永遠處在安逸之中,事實上因為無數的礁石創造賈柏斯的事業巔峰,如果沒有被炒魷魚,他如何成就世界上第一個3D動畫電影。 我敬佩他的態度,他不是一個弱者,不願被上天給予的考驗急敗。我常常在面對困難時就先給自己訂下失敗的可能性,反而更接近失敗的邊緣,自信是自己創造的,他散發著偉人才有的自信,給人震懾的氣魄。當我第一次聽到他所經歷過的大風大浪,我嚇到自己是如此的懦弱,常常屈服於困境之中,像是我學吉他,因為初學愈到很多困難,挫折感大,導致不想繼續練習彈琴,也因為如此錯失了表演的機會,心情也就更加沮喪;相反的我相信,今天換作是賈柏斯他不會輕易放棄,而是用最嚴謹的態度傾全力去學習,我學不來…. 或許我必須先學會他說的一句名言: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賈伯斯的故事

我認為,賈伯斯之所以為賈伯斯,就是因為他清楚自己「喜歡做什麼」以及「應該做些什麼」。許多人窮其一生,懵懵懂懂、無所事事,一味跟隨別人的腳步,一味緊抓旁人的韁繩,到頭來失去了獨自思考能力,沒了夢想。從小我一直都是個「極度具主見」的小孩,小至讀書方式、生活態度,大至人生規劃、夢想追逐,經常為旁人所不理解,也時常招致譏笑批評,曾幾何時我順服了,曾幾何時我丟下心中的指南針,選擇了路旁的指標,很多的決定和堅持目前為止仍未串成一線,圈出結果,而內心的我非常地渴望能和賈伯斯一樣堅持自己的路。 由賈伯斯的故事,我深刻地體認了「失敗為成功之母」這句話。意思不在於告訴你失敗是件好事,而是當你失敗時必須具有豁達的胸襟包納它,進而使之內化為力量,在下一次的挑戰裡盡情應用,況且人生是條充滿未知和玩笑的旅途,永遠不會知道現今的失敗不會是你未來的墊腳石,因為摔倒而撿到錢的也大有人在,因此,在失敗時垂頭喪氣、無精打采是無濟於事的,不如把那洩氣的時間,那來當作下一次成功的成本。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作業(學習心得)〕賈伯斯的故事

賈伯斯的故事

聽完賈伯斯的故事之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他在大學休學後旁聽的那些書法相關的藝術課程,當時只是基於一種興趣,並沒有當下實際的幫助或效益,但這些學到的東西,卻在十多年後,影響了賈伯斯所設計的蘋果,而讓他說到:「你不能預先串連起這些人生的重點,只有回顧時才能明白,所以你必須相信這些片段會在你未來派上用場。」

讓我體會到,很多現在我們可能想不到有甚麼實際用途或幫助的事物,諸如現在的修的通識、一個決定或是參加的一個活動,都可能在未來不知道甚麼時候,產生出乎我們預料地幫助。因此,我們現在在做很多不知道為何而做的事情的時候,只要是自己有興趣,或是自己覺得值得,甚或是沒有負面影響的事,那怕未來的幫助是那麼的不確定,還是要點點滴滴的累積這些博雅的學識、技術,或對我們有著潛移默化影響的事物。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steve jobs 的故事

這片影片雖然看過很多次了,但是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動,再加上老師在看影片前所講解的jobs的一生,讓我有更深的體會,他的一生都是由選擇構成的,出生時被選擇了要給誰領養,上大學後選擇了要朝哪條路邁進,每一條路在當時都不知道對自己是好是壞,但由未來往前看時,這每一點的選擇會連成一條直線,構成抵達現今成就的道路,jobs的創意跟勇氣都令人欽佩,從頂峰跌落谷底再爬上頂峰,這一切都非常不容易,他的決斷力及毅力,都讓我有另一番的見識,他很喜歡舉一個例子,就是他修書法的事情,這成就了新穎的書寫軟體,他的一生充滿了驚奇,無一不令人佩服。就連所患的疾病也與眾不同,抵抗疾病的毅力及生存意志,都是我需要學習得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作業-學習心得、身體的故事

(1)身體的故事:

  我要講述的身體部位是我的左手鎖骨,我對他印象最深的原因,乃是它在我學測(高三)前受傷、骨折,並讓我學會、體會到許多事。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那時我還是個高中三年級學生,在一堂對我們高三生而言是十分奢侈的體育課(畢竟高中三年級能玩的時間是少之又少,更何況是體育課呢~)那時我跟同班同學分組打三對三籃球,只見我同學從內場將籃球傳到位於三分線的我,怎料我敵對的同學迅速的從內場跑出,往我身狠狠撞了下去,只見我如同斷了線的風箏往中場飄去,我那時的念頭只有一個千萬不能撞到頭,於是下意識的伸左手往地上,那時我剛好是以後仰的姿勢飛過去,在接觸地面的那一瞬間,一股十分強烈的刺痛從手腕傳到鎖骨處,於是我趕緊以翻滾的方式緩衝調衝擊力道。當我從地上爬起來時,左肩一直傳來強烈的刺痛感,我同學看了說只有輕微擦傷,但是那股痛覺處卻與擦傷處相距甚遠,因此我直覺應該還有其他地方受傷,然而我同學看沒有,當時我對骨折是一無所知,更猜想應該不是骨折,因此我坐在場邊休息,等待著痛覺的退去,然而痛覺卻沒退去,而是越來越強烈,痛得促使我走去學校保健室。

  到了保健室,學校的校護先問我哪裡在痛,我指了一指我的左肩膀,她又問我事情是怎樣發生的,我將整個過程說給她聽,之後她便叫我將雙手舉起,我照做,左肩卻是更加疼痛,校護覺得我應該沒有受甚麼大傷,只叫我拿冰塊隔著毛巾敷在左肩上,也一併把我身上的擦傷清理、擦藥;我剛進保健室時,我的數學老師剛好在場,他在校護問我事情發生過程時,也在旁邊聽,他那時只說我下一節數學課可以不用上,之後便離開,過了約略20~25分鐘後,我數學老師又路過保健室,這是他看了我一眼便叫校護送我去醫院,他說我嘴唇整個毫無血色,他猜我應該是左肩出了什麼事,之後我就被學校職員再去嘉義基督教醫院(嘉基和協同距離是出奇的近~)

  在嘉義基督教醫院的急診室,急診室主任一開始也是叫我做雙手舉高的動作,她看我能舉也說應該沒大事,但學校的職員說不放心想做X光檢查(此時我媽也從白河趕到嘉基),一照完X光,經典了,竟然是左邊鎖骨骨折,而且骨頭已經是接近斷掉(僅剩一點點連在一起),之後我就揹了8字肩帶大約一個月~兩個月附近。

  後續事情就先省略囉~

  心得:很多事情不能等閒視之啊!!畢竟許許多多事情是隱藏在小事情底下,稍稍不注意就會釀成大禍!!

(2)敘述者:

  很新奇的體驗,雖然這件事情我有跟別人說過,但都是在輕鬆的場合,有相機在旁邊錄,真的會給人壓力呀!!!

(3)傾聽者:

  原來許許多多人都有碰過事情,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的人,被裡也有令人為之心疼的經驗,這次的傾聽對象跟我一樣是骨折,因此我有很深的感觸,畢竟骨折跟其他的傷痛經驗是不一樣的,是真的「痛」到「骨」子裡頭!

by 醫學系二年級 李約鞍 109910039

Steve Jobs 的故事

1.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總是被教導「如何看起來更厲害」。選擇題不會?刪去法、關鍵字法;問答題?公式答案。
原則上奇怪的答案不一定會錯,但我總是這麼想:「奇怪的答案就表示有風險,套公式雖然不會有最好的答案,卻是『最穩定的』。」-只要談到創意就批評台灣教育,也是一種公式。
但我想了想,批評再多又有什麼用呢,我只「表達了我對它的厭棄」,並沒有真正的「吃進自己喜歡的」。光是一直說腹肚空虛,無法吃到好吃的東西。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是最重要的源頭,對於自己的惕勵、對他人的鞭策都是因為staying foolish並持續比以前更聰明。

重點在於不斷的渴求更多進步。

2.If today were the last day of my life, would I want to do what I am about to do today?

惘然的度過每一天,如同昨日、今日、明日。這並不是我所要的生活。但有時我迷失了,沉淪在安逸裡,那天我就沒有靈魂,只是軀殼活著。很少能有這麼衝的話,讓我真正的醒了過來。
「如果今天我就要死了,我想做我將要做的事情嗎?」
我想,在我生命裡大概有六成是「否」。高中三年,是我最過癮的三年,也是我大起大落、失魂落魄又還魂的三年,我卻很肯定:在我快樂的日子裡,我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如果我今天將要死時我會做的事情」,在我悲傷時則相反。我很確定,當我對得起我自己,我每天都會過得開開心心;當我對不起自己,那天的我就會渾渾噩噩,只是會走路會說話的屍體。

3.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上帝做的事情很怪,也很妙。
國二,我第一次意識到我在班上的地位是如何的不堪,於是!我寫了個紙條給一個我沒有很熟的可愛女生-請問我要怎樣才會進步?
我簡直不敢想像我真的做過這種事但它就是那麼活生生血淋淋的寫在我的記憶裡面。

但這開始了我的大腦狂飆期,從國二、一直到高中三年結束再到現在,我簡直不敢想像當初若我沒有主動踏出那一步、寫下這篇史詩的第一個字,我現在怎麼可能如此開放、試圖理解他人的心思和意念如此的強勁。
相信自己所走的路徑是人生這巨制油畫的其中一筆,眼前所作所為都是電影的一個章節,每段故事都是長篇史詩的一小節。

In the end, may you rest in peace, Steve Jobs.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Steve Jobs 故事 心得分享

故事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不需要多說。在這只想分享個人經驗。
一、獨立思考
我常常在思考,從國小到高中,我所學的知識是否每一樣都對我有幫助?要成為一位醫生,學習三角函數、背誦課文,對我到底有沒有幫助?還是只是在台灣教育體制下,不得不屈服的教學課程?在台灣,沒有文憑、甚至連碩博士沒畢業,要找份工作是難上加難;更何況是大學肄業?台灣考試、升學、以及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已經扼殺了學習者的靈魂----好奇心,這也難怪台灣每年都在奧林匹亞屢獲佳績,卻培養不出Steve Jobs、愛因斯坦這些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更深入一點,就是我對翹課的看法。有人翹課是認為他對那堂課沒興趣,要將這些時間拿來做更有意義的事,甚至有人以翹課批判老師教學的內容、專業的知識......然而,台灣大學生卻為了翹課而翹課,沒有實質的理由,更不會把多餘的時間拿來做有意義的事,想到的藉口當然就是老師教得太爛。如果沒有很明確的目標,翹課只是在浪費時間,不要將翹課當成老師教的爛的藉口,因為那只是對老師的不尊重與貶低自己的作法。
二、回頭看時,每個故事都能串成一連串的回憶
當生命走到盡頭時,每個片段、每個回憶都將伴隨著我們永藏在心中,不管是酸甜苦澀,個個都是我們最珍惜的片段。當然我們很不願意回顧過去的痛、過去失去的與過去的絕望,但若不是這些折難,也不會有今天有同理心、有抱負、有愛有光的我們。某位名醫曾說過:「一個人什麼時候會死呢?是得了不治之症,還是走到生命的盡頭老死、病死?不!是他被世人遺忘的時候」這句話深深的感動著我,身為一個人,是要活得精采、活得燦爛,還是要在臨走前留下未完的遺憾?我們都是一顆種子,經歷過春暖花開、嚴冬風雪;開過斑斕的花朵,凋零著枯萎的落葉。當我們茁壯、成長,往下一看,那些落葉以輾入春泥,化成我們的回憶。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身體部位的故事 110010043 游民偉

我的故事從國一開始,這是一個有關腸胃的故事: 如果一個人可以好好的吃著自己喜歡的食物,這是人間最快樂的事情。 從小我的身材總是被認為肥胖,想吃就吃,喜歡吃就吃,對吃飯毫無節制。終於身體的反撲,國中開始,或許是壓力的增加又或是我不正常的飲食,我開始出現長期腹瀉的情況。一開始並不以為意,然而時間久後,發現這個看似簡單的疾病卻開始漸漸影響心理,因為不能有正常的飲食,出去玩或著是和同學吃飯,都會有不方便的時候,同學也會取笑時常上廁所的舉動。 上高中,開始面對考試的壓力,課業已經壓的心理闖不過氣了,卻還得應付腸胃不適的問題。課業因此而受到影響,有些時候甚至有想拿起一把剪刀將腸胃減掉的衝動,久而久之,開始對身體產生不信任,懷疑身體是否有不正常的疾病,心情總是活在恐懼當中,但又得面對指考窄門的壓力。 整天活在憂鬱之中,不是解決之道,考完指考的暑假。我去醫院進行大腸鏡的檢驗,然而醫師卻跟我說我的腸胃正常,不需再作檢查。 這才恍然大悟,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幻想,被自己的身體擺了一道,其實也被自己的身體的傷痛給框架住了。 疼痛真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嗎?在這壓力極大的社會,許多人都會對自己的身體產生疑問,三不五時常往醫院跑,寧願相信機器的檢驗,然而身體不正是我們最該信任的嗎? 從這堂課我發現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疾病經驗,每個人面對相同的疾病所展現的態度都有所不同,學習和包容,學習面對自己的疾病,包容他人的傷痛。或許是這堂課所要告訴我們的吧!

[Steve Jobs 的故事]

Steve Jobs 不只是厲害的行銷員,同時也是世紀偉大的哲學家。

第一他使人發省,到底複雜的生活模式有何利處? 故此,就像無印良品將家具簡便化、單純化,賈伯斯創造了蘋果系列電腦,套進了他的信仰的精隨 簡單、不複雜。

說實在,這挺發令人生深省的。秉持印度信仰核心思想的賈伯斯,在i系列上展現出屬於蘋果的簡單美學;他讓我們知道美的存在,甚至要使產品用起來上手的方法,不外乎是使一切簡潔有力。而讓我思考到的,便也是這樣思想和我們複雜化的生活有所矛盾。為何我們時常拐好幾個彎才得以至終點?就像一個讓世俗之人看起來得體的禮盒,為何總是裹著層層包裝,雖然美觀,但太不環保,太複雜了不是嗎?更進一步講到屬於學生們的生活,包括我在內,有時無條例地處理事情,以至於在無完整的考慮下,複雜了原本簡單的事情,而在那裏呼喊上天何以不公,給我的時間那麼少,不夠用。因此回歸賈伯斯的哲學,或許我們該懂得如何簡單看起來複雜的生活,條理式按部就班地處理問題,同ipod桌面上簡而易懂的按鍵選項─簡潔不複雜,即是通往成功與生活自適的不二法門

第二便是他的串聯哲學。每一件人生所做的事,當初看起來不起眼,其實或許在不久的未來,每件事都是一個契機,成功的墊腳石。若不是當初有修的書法課,賈伯斯不可能創造出多款不同的電腦字體;若當初沒被蘋果開除,他就不會建立NeXT和皮克斯。對我而言,若不是當初少得一兩分,我怎能進師大附中,怎能進馬偕,怎能進到兩所同是環境冠全國之首的兩所學校(非諂媚之言)。因此,像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的心有所觸,和賈伯斯所說之間,我是心有戚戚的。

最後,同學們和老師的回應中,真的看得出串聯哲學在人們生活中的實証。或許,我們在許多不完整的事情看起來做的不完美,然而,或許多年後回首,我們正用自己的雙手串聯出屬於我們獨一無二的人生吧!

我們都在此生中,刻刻活著、學著、也創造屬於自己的哲學,獨一無二的。

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作業-學習心得]身體的故事

護理系一年級110015039洪璟思
As a teller
小時後頭部受過兩次傷,,縫了三針。
第一次是晚上與爸爸單獨在家裡看電視,調皮的我坐在沙發邊緣,身體往後仰,一不注意失去重心,結果後腦勺撞到後方玻璃桌的邊角,頭便開始流血。爸爸當時問我怎麼樣,我說頭暈,他便把我抱在懷裡,等到媽媽與哥哥姐姐和妹妹返家時,注意到不對勁,趕緊叫救護車把我送到醫院。
第二次是在學校追著哥哥手上的氣球跑,哥哥就不給我氣球,我仍追著跑,結果撞到鐵門的大鎖,流血,還好當時有學過護理的老師緊急做了包扎之後送醫院。
其實我不是很會講話,尤其是自己記憶比較久遠、會勾起不好回憶的事情或讓我心裡很矛盾的事情,但一但鼓起勇氣開口後,反而舒暢了,原本的肩膀僵硬、頭疼、緊張、煩躁的心情通通消失,心情反而快樂了起來。
As a listener
聽到,了解到每位訴說者回憶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使我也融入了他曾經的往事,我會設想要是自己在當時的情況中,會有什麼反應?會如何應變?或者又會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雖然不一定能全然的體會他們當時的心境,不過也從他們中學到不一樣面對自己的一面,以不同的人生哲理、應對模式來更真自自己和家人。

作業-學習心得 身體故事

護理系一年級 李芳郁110015024 從小我的眼睛就不好,幼稚園時就發現視力不正常,中班就帶了眼鏡,還記得第一次戴眼鏡去幼稚園我非常緊張都不敢進去總覺得我和大家不一樣,臉上的眼鏡就從那時候起變成了我最討厭的東西。隨著年紀增長我的視力也只是越來越糟糕,當我小學四年級時近視便已經700多度,但度數也沒有趨緩。爸媽都十分擔心,到處去找可用的方法,最後我就戴了角膜塑型的隱形眼鏡。因為那時候我年紀很小根本沒戴過隱形眼鏡,而要把一個東西就這樣放進我的眼睛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第一次戴時我使勁抵抗哭著說不想戴,試了好多次始終戴不上,最後只好由媽媽幫我戴,就這樣每天晚上他都會幫我戴上早上就幫我拔掉眼鏡,就這樣一直幫我戴直到他生病住院。媽媽剛住院那幾天我都沒有戴眼鏡,但後來實在是沒辦法我開始學著自己戴眼鏡,練了好久終於我會自己戴了。後來發生了一個意外,那天早上我一如往常的要拔掉眼鏡竟然發現無論我怎麼試眼鏡依舊死命的黏著我的眼睛,我急了於是打給在醫院照顧媽媽的爸爸,我知道爸爸很忙著照顧媽媽抽不開身,我也知道我讓生病的媽媽擔心了,可是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那時候真的很希望自己可以變的堅強一點更獨立點可以不要再讓他們擔心。最後爸爸還是趕回來載我去看眼科,好險並沒有什麼大礙。那次經驗後我希望自己可以更獨立更堅強,不要再讓爸爸擔心了,其實眼睛的問題並沒有帶來帶多生理上的不方便,但他引起父母的擔心這件事才是真的讓我感到難過的。 傾聽心得 我覺得聽了那麼多人的故事的感覺真的很奇妙,因為其實很多故事光從一個人的表面是看不出來的,大家那麼勇敢的講出了一段可能不是那麼愉快的經歷也是一件難得的事,因為對於我來說我一直都覺得要在一群人面前這樣毫無保留的說出一些不是那麼開心的事是一件很難的事。而最後看到大家在訴說完每一段自己的身體故事後,縱使經歷了那些不愉快但大家都也從中學習到了某些東西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也是一件令人覺得感恩的事。 :)

作業-學習心得、身體的故事

醫學系一年級110010038張皓揚
我要講的是關於我膝蓋的故事,我很喜歡運動,從國小開始,我每天都往籃球場跑,一開始恢復力都很好,即便有任何傷,還是會在一兩個禮拜內痊癒,隨著年齡增長,我依舊照著這種態度打球,常在前一個傷害未痊癒前,就繼續進行下一次激烈的運動,傷也愈來愈嚴重,有時候被別人架拐子,嘴巴就腫個兩個禮拜,最嚴重的莫過於我的膝蓋,雖然到了高中,我體會了籃球實在太傷身轉而打排球,但這只會加重我膝蓋的傷。
第一次受傷其實也是因為打籃球,在搶籃板時被撞到,導致膝蓋著地,腫了很多天,幾乎不能走動,過了幾天沒痊癒,我依然下場打球,得到的就是繼續休息兩周,從此我幾乎不再打籃球,開始練習排球。但是膝蓋的傷卻一日也沒有痊癒,隨著排球愈打愈好,我開始打扣球,膝蓋的負荷也愈來愈重,每一次的跳躍,都加重我膝蓋的傷。再加上自己懶得做熱身,更加重了傷害,原先以為這沒甚麼,只是稍微拉傷而已,應該幾周就好了,但我從沒想過要休息,導致它從來沒有痊癒,漸漸的,我跳不起來的時候,我才發覺事情大條了,韌帶受損,除非做復健,不然幾乎不可能痊癒,要不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再也不要打球,這對我簡直是當頭棒喝,不打球對我傷害超大的,打球可以紓解我壓力,可以讓我每天更快樂,所以讓我覺得自己不僅失去了膝蓋,還失去了過去趨於完美的生活。
傾聽心得
聽得別人講出自己親身經歷,若這些事曾經發生在自己身上,將會喚醒那段塵封已久的記憶,想起過去抵抗病痛的痛苦以及艱難。若這些事尚未發生,也要將訴說者的心理歷程,套用在自己的身上,去體會它所敘說的痛苦,將心比心,才能有效的安撫抑或是讓其安心並繼續真誠的敘說下去,我覺得這次的傾聽,我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我眼神很難專注於訴說者上面,我也很難歸納出問題或者關懷的切中要領,導致訴說者容易築起心牆,成為一場失敗的敘事與傾聽,這是我必須改進的。

2011年10月15日 星期六

【作業-學習心得】身體的故事

110010032 醫一 郭宜朋

As a taller...
那是高二的暑假;我害慘了我的腸胃。
那時,在七月的烈陽下集訓,相當消耗水分,練習份量又相當吃重:兩次練圖中間通常是只有五分鐘的休息時間。那時的我對自己的身體太有信心,經常是直接灌冰水半公升下肚,休息一下就繼續練槍練旗。
就這樣從7/1一直練到7/17,在那之前我忽視、放任腸胃漸漸惡化:為了練習、為了表演,怎麼可以因為一點點身體的不適就下場休息?於是,一天一天過去,因為是夏天所以其實也感覺不出來腸胃的異樣,不斷傷害自己的腸胃。

直到7/17那天,轉移陣地到了台科大練習-因為我們透過家長使用台科大的場地,台科大官方要求我們要了解台科大:也就是「官方說明會」。好像也沒什麼不好?但此時因為說明會必定需要冷氣,而我的腸胃也正好被摧殘到某個境地了,一受涼,就像啟動了疼痛的開關,肚子開始悶痛、絞痛。
我不清楚那是什麼痛;我猜,大概和女生的生理痛差不多吧。
一直到我再也忍不住了,我就藉故出場找廁所-狂瀉。沒出血,但我感覺到我的腸胃正在哭號。

那之後,我吃東西消化也不是很好。有次,我練習到一半因為東西在胃裡滾動很不舒服,就離場去廁所嘔吐,把剛剛吃的東西統統吐掉。也是冰水類的東西惹的禍(好像是愛玉冰還是茶類的甜飲)。
這樣的爛腸胃就一直到高三,常常我只要吃點冷的、或吹到冷氣就會開始悶痛,如果兩個一起來那就必定要跑廁所了。常常吃點東西或喝飲料沒多久就會就吐掉或腹瀉,相當折磨。

因此,我學會聽腸胃的話:吃什麼不會拉我就吃那些東西(主要是熱的、不會太甜的食物),少吹冷氣(CKMB其實有讓我習慣這件事情)。漸漸地,腸胃對冰冷食物就多少能接受一點點,也不會只要冷風一吹就開始悶絞痛。

現在,我可以吃冰、喝甜飲料,但我都會節制,避免慘劇再次發生。
(有次我就想試試看自己的極限,結果我的腸胃就懲罰了我;而我也再也不想挑戰那極限了,畢竟傷身阿。)





我也學會了愛惜自己。

As a listener...

看不清楚很煩人,芳郁在他的故事裡描述他的眼睛如何的從弱視、近視到深度近視,從眼鏡、角膜塑型片到隱形眼鏡,一路走來她的感受應當是無奈的。

無奈地看著醫生,無奈地戴上角膜塑型片,無奈地看著母親擔心的眼神,無奈地告訴自己要好好照顧眼睛,芳郁的聲音略嫌淡漠地闡述著。我想,芳郁是很坦然的接受這事實的、卻也是很無奈的-被上帝賦予這樣的雙眼,除了接受又能奈何呢?幸好現代醫療科技發達,芳郁除了必須忍受一點點的不方便和不舒服戴上隱形眼鏡,她的視力可以回復到普通人的水準。

身為聽者,雖然總是因有缺陷而遺憾,我看見芳郁坦然接受缺陷的心。

2011年10月14日 星期五

【作業─學習心得】身體的故事

醫學系一年級110010015 許哲敏
身體故事:
去年,在台東醫院檢查視力時,發現左眼有些微的視網膜剝離。醫生說是天生的,幫我補了雷射,我也沒有注意太多。後來到台北重考班,沒想到在去年11月左眼右上方有塊灰黑色的小黑點。進了台大醫院急診室,醫生檢查後發現雷射的地方卻因為進水而剝落。住在台北的表哥先和我做更詳細的檢查。醫生決定動手術開刀,在積水的地方做處理。
媽媽聽到了我要接受開刀,便從台東趕上台北。在醫院裡看見的母親,臉頰瘦了一圈,卻又背著大包小包著急地趕來看我。媽媽要照顧家庭,還要為我操心,心裡真的很不捨。因為在台北重考,幾乎沒有時間回去看媽媽,卻是在這種情況下相逢,我想媽媽是憂多於喜,內心有千萬個不捨吧。
進入開刀房,醫生說過手術沒什麼風險,但在進入手術房前,真的有種身離死別的感受,可能是因為第一次開刀,或者是因為媽媽徬徨無助的心情,內心有種莫名的不安。手術開始後,醫生先打上麻藥,劑量只有局部在左眼,接著便是一刀刀的切開眼眶旁的肌肉。視野內仍可依稀見到醫護人員忙進忙出,與左眼因器具接觸的痛(麻藥劑量似乎給得太少),疼痛持續了兩小時,此時躺在病床上,面對的是孤獨與無助,只能祈求神,為重重陰翳找尋一絲光明.......
手術完後,媽媽著急的跑過來,不是很清楚,但隱約可見媽媽的淚痕。夜深了,月漿迤邐的撒在窗口,母親橫臥在病房的小躺椅,翻來覆去,不知在想什麼事。我睡不著,也不肯入睡,不懂事的製造出金屬壓迫病床的噪音。媽媽發現了我的不安,走下床問我:「怎麼了,是不是睡不著,媽媽叫護士幫你開一顆安眠藥。」吃下安眠藥,過了半小時我便慢慢入睡,窗外的飄風,似乎在為我的無理而懺悔著......
媽媽持續了一個禮拜沒睡好,當我要出院後,媽媽又陪了我兩個禮拜,奔波往返台東與台北,媽媽有足底腳末炎,不適合久站或常走。但媽媽從不會為了我的無理而疲憊。原來,母親是那麼的寬宏,幾使已成寒風中的殘燭,仍要把溫暖帶給孩子。
身為傾聽者:
每個人都是一張白紙,每張白紙都有寫不完的感動故事。聽完每個人的身體故事後,發現原來有那麼多的人有身體上的病痛,進而影響到心理的調適。親安的安德烈一書中說到:「我們自己心理的痛苦不會因為這個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變的微不足道;他對別人也許微不足道,對我們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絕對的,真實的,很重大,很痛。」真的,身為傾聽者,聽到了腸胃不好的病痛、心臟不適的病痛、手骨受傷的案例、因過敏而不適的例子......然而經歷真正的痛,才能更加體會病人的痛楚;經歷真正的痛,才能陪伴家人朋友一起歡笑、一起流淚。也許我們不能成為醫術精湛的名醫,但至少我們擁有一顆同理心。身為傾聽者,我學到:珍惜你所有,愛你所愛的人與關懷你的人。

【作業─學習心得】身體的故事

醫學系一年級110010006 胡智堯
1. 身體故事: 從小我便患有過敏,所以每逢變天或是吹到冷風,我的鼻子不是鼻塞就是開始不斷地流鼻涕。因此在我的房間、包包,衛生紙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且連續擤個幾十抽,擤到鼻子都發紅破皮是常有的事。別人常常會問我絕不覺得很痛苦,但是說實在這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份,我不太感到困擾,反倒事可能常常會吵到旁邊的人(例:上課、考試……)。也因為親身體驗這種麻煩,只要身旁的人打噴嚏或鼻子紅紅的,我就能馬上意識到要遞衛生紙給他,這不算體貼,只是種感同身受。 2. As a listener: 筱筠姊從小就會肚子痛,所以出去玩都是個困擾,久之就變得不喜歡出去,尤其是緊張的時候更是嚴重,不過從眼神中看得出他已有釋懷。另外便是昏厥的問題,第一次昏倒是打針的時候,因為本身有很強聯想力,所以會承受不住比較身體上的刺激,不過只要小心就無大礙了。 3. AS a teller: 從小我就患有過敏性氣喘,這對我最大的影響便是鼻子過敏了。每逢變天或是冷風吹拂時,我就會不斷地鼻塞或流鼻涕,常常擤到鼻子都發紅脫皮。 因為會一直流鼻涕,所以我的生活圈一定都得有衛生紙,舉凡:房間、書桌、包包……,絕對不可或缺。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樣很煩很可憐,不過這麼多年來這也已經是我生活的一部份了,所以我也不覺得這有什麼。而這對我很深遠的影響便是,只要身旁有人打噴嚏或是我觀察出他鼻子不太舒服,我便會敏銳地遞衛生紙給他,畢竟我比大多數人都更能體會這種痛苦。 我發覺我講話的時候常常會突然變含糊,很可能是對於講出的東西不太確定而心虛的表徵,另外我常常都會把就算是比較悲的事,以滑稽詼諧的口吻呈述,常常讓傾聽者弄不清我究竟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以相對輕鬆的態度面對難過的事不是壞事,可是過了頭就會變得虛偽或是毫不在乎的模樣,我有必要在這方面好好學習。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作業(學習心得)〕身體的故事

身體部位的故事 109910040 醫二 陳令軒

我的手腕的故事,要從高一期末前說起…

一天下午,在走廊上的我正與同學嬉戲著!玩著玩著,一個失足…我的意識突然變得很混亂很緊張…當我回過神來時,我試著想要站起來卻雙手無力,靠著腰力和腳力勉強站起了一下下,但是雙手就像啞鈴一樣,將尚未平衡的我,再度拉回地面,當我這時看向我的手,一股痛覺直衝向我的腦袋……

  意識清楚後想想,原來,……我摔出了陽台,以頭朝下的姿勢,從二樓半的高度直直地衝向地面。或許是出於本能吧!我的雙手在下墜的過程中自然地向前伸直,以免我的頭受到直接的撞擊。但雙手因為承受了經重力加速度加重的體重,整個突起、變形、骨折。正是從那變形的地方,傳來了非常深層的痛,一種從來沒有經歷過的痛!

  短短不到15分鐘的送醫過程,對我來說就像是好幾個小時的煎熬,任何一點的移動,對我骨折的部位就像是被甚麼重物壓到一樣,疼痛不已。

送到醫院的當下,因為已經是下班時間,所以為我進行手術的醫師,是特地趕回來處理的!事後再度回想起,著實是很感謝那位醫師!我的骨頭因為沒有插出來,經過多種因素考量,醫師選擇使用復位術,而不進行開刀。當我開始因著麻藥而陷入昏睡,接著一場可怕的夢將我喚醒後,我的手已經被包覆在不見天日的石膏中了!

頂著石膏度過了暑假,接著為期半年的復健……這段過程中,經過一段不方便的生活。拆石膏後每天慢慢一點一點復健的過程,雙手逐漸地康復,但……左手旋轉的功能卻遲遲未恢復!而且骨頭也有個一直異常的突起!?

詢問了原本的醫師,得知了當初韌帶就完全沒機會的斷掉了,而左手的情況則是決定不開刀的可能風險!就這樣,隨著復健的結束,生活繼續地進行,但我再也無法伏地挺身、接球、拉單槓……等任何需要腕力或角度的活動,而且時常要忍受天氣變化造成的刺痛……很多的不便,有些時候讓我非常沮喪……很多的不便只因為當時的不慎。

  在生活不便、身體不適之外,我這個受傷的經驗,也讓我更認識自己,影響了我的一生……當初因為這樣的重傷,住院、回診、復健……常常跑醫院,接觸了很多醫護人員、關懷師…很多人幫助我度過這一段痛苦的時光的同時,更認識了這些職業。再加上有這種重傷經驗的我,或許是能夠深刻體驗那種無助感,那種只是單純希望能夠有人能陪伴的感受…..在高二的一年中,每當有同學受了傷或生了病,我常常會陪著去保健室,甚至是協助護士阿姨做一些簡單的處理,盡我的能力去陪他們度過痛苦的時刻。隨著這些不方便、這些經驗,增進了我對病痛的同理心及想幫助人的意願,進而讓我一個從未考慮過當醫生的二類學生,決定去報考醫學系,改變了我一生的志向……。

現在的我已經成為二年級的醫學生了!每當我獨自一人思想起那些年的日子,我就知道我的目標還沒到達,還要更加地努力!成為一個能幫助、陪伴病患走過病痛的醫師……

我親愛的手腕呀!你為我承受了很大的痛苦,又犧牲了你的某些能力,但我相信,這是上天冥冥中的安排,讓我藉由你的經驗,有不同的體會與成長,讓我走上一條更富意義的不歸路!也讓你成為我無法離身的提醒與警惕……

謝謝你!你辛苦了!我會繼續地愛護你,不再讓你受傷害……雖然有時候我還是會討厭你讓我疼痛難耐,有時候你也會怨我”早知當初”……但還是要繼續麻煩你,陪我走向更多值得期待而無法預測的未來喔!^^~

as a teller

這個故事,上了大學之後,知道的人比較少,雖然講起來很有故事性,但每次講其實都再再的提醒了我一次,而且如果一不小心想到當時眼前那種地面朝著自己衝過來的感覺,還是會心驚膽顫,感到有些恐懼。但是講著這一段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會聽得很認真,或許是這件事實在是太罕見了吧XD

as a listener

當時聽的故事,因為也是骨折,因此其實滿能感同身受的。那種無法言傳的疼痛感,絕對是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感受到的! 所以更讓我加深了,有這些經驗是能夠幫助我同理未來的病人的這種想法!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作業(學習心得)〕身體的故事

身體的故事

醫學系大一110010031翁鼎淳

心,方寸之物,不只是人身體的中心,也是心靈的中心所在。因此心痛不只讓人產生胸口悶等症狀,又會讓人害怕,怕不久就會與世隔絕,怕不久就會被迫離開許多我們所心愛的。

所以一年前斷斷續續的心痛症狀,當時不只讓我害怕,甚至默默在一天夜暗風高的無雨晚上,輕輕捻亮檯燈,將淚光寫成一行一行的離別辭,緩緩藏在抽屜左底方的角落,才似心中放下一大石之樣,安穩的入了眠。然而,當時的我卻始終不知,明日睜眼所看到的,是陽光普照大地的畫面,還是……。

高三對大部分台灣學生而言,是最緊張,也是心中最徬徨的一年。當時,為了完成年幼時早已在心中蘊存許久的夢想,希望靠著一年的努力不殆,能讓夢想在我手裡發芽,進而長成一大樹,護著自己,也護著那群我心愛的人們。

但是,當我時常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甚至因為成績不甚理想而有所焦慮,常常失眠多日,最後胸口便開始痛了幾來。猶記那時,多次痛到在地板打滾,邊緊壓著胸口,邊怨著老天爺何以不公,讓我小小年紀便有活不過明天的念頭。甚至在尋求多位醫生卻都無所知病情的解時,我心灰意冷,才在那日晚上暗暗寫著這段苦酸,暗暗為那可能會天人永隔之事做好最壞的打算。

直至一次去大醫院做細部檢查,得知此非大病,只要懂得放鬆心情,便不會再次發作。因此,我開始懂得了解自己,甚至學會和大家一起快樂的方法,進而讓自己能在大考順順利利,而認識了馬偕的大家。

真的,很謝謝各位,也很感謝我那顆方寸之物教導我,怎樣做一個活得快樂,活得健康的人。

感想

身為聆聽者:原來大家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甚至大家都靠自己努力去善待,去疼愛自己那個部位,而因此成為一位哲學師,各自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哲學故事。-而且聽起來,大家都是用心靈和我們的心靈對話,告訴我們他的辛酸歷程,也讓我感觸良多,學到許多。

身為敘事者:很感動的是,大家都能靜靜地聽完我累積在心中許久的故事,不只是心靈有所放鬆,甚至讓我感到大家給我的關愛,給我的好,而讓我更懂得愛護自己,間接的也學會身為一個敘事者該有的表達方式與和聆聽者之間所要有的互動……等等。

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

各位同學 !!!!!!!!

大家可以先發表文章做測試喔  !!!!

記得在標籤的地方  打上自己的名字

不懂的地方  可以寄信給我  yushan333w@gmail.com

BY   網路助理   祐承

2011年10月1日 星期六

Welcome to this course.

Dear all,
Great to see you on this blog.

網站網址

哈囉 ! 各位同學

↓這是本課程 「敘事與傾聽網站」的網址

http://220.132.176.134/listening/ 

請到教學討論區底下 下載觀看

帳號申請說明    文章張貼說明

PO文注意

請各位同學張貼文章的時候,
記得在頁面偏右下角的"標籤"處寫下同學的姓名
這樣同學們就可以在「學生資料夾」就可以進入自己的專屬資料夾了!

註:傳送作業時,請在標題欄位上加註[作業(類型)]+題目
標題範例:[作業-學習心得] 拜訪藝術家
[作業-學習心得] 英語線上導覽筆記
[作業-期中(末)報告]   

管理者信箱  :yushan333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