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Steve Jobs 故事 心得分享

故事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不需要多說。在這只想分享個人經驗。
一、獨立思考
我常常在思考,從國小到高中,我所學的知識是否每一樣都對我有幫助?要成為一位醫生,學習三角函數、背誦課文,對我到底有沒有幫助?還是只是在台灣教育體制下,不得不屈服的教學課程?在台灣,沒有文憑、甚至連碩博士沒畢業,要找份工作是難上加難;更何況是大學肄業?台灣考試、升學、以及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已經扼殺了學習者的靈魂----好奇心,這也難怪台灣每年都在奧林匹亞屢獲佳績,卻培養不出Steve Jobs、愛因斯坦這些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更深入一點,就是我對翹課的看法。有人翹課是認為他對那堂課沒興趣,要將這些時間拿來做更有意義的事,甚至有人以翹課批判老師教學的內容、專業的知識......然而,台灣大學生卻為了翹課而翹課,沒有實質的理由,更不會把多餘的時間拿來做有意義的事,想到的藉口當然就是老師教得太爛。如果沒有很明確的目標,翹課只是在浪費時間,不要將翹課當成老師教的爛的藉口,因為那只是對老師的不尊重與貶低自己的作法。
二、回頭看時,每個故事都能串成一連串的回憶
當生命走到盡頭時,每個片段、每個回憶都將伴隨著我們永藏在心中,不管是酸甜苦澀,個個都是我們最珍惜的片段。當然我們很不願意回顧過去的痛、過去失去的與過去的絕望,但若不是這些折難,也不會有今天有同理心、有抱負、有愛有光的我們。某位名醫曾說過:「一個人什麼時候會死呢?是得了不治之症,還是走到生命的盡頭老死、病死?不!是他被世人遺忘的時候」這句話深深的感動著我,身為一個人,是要活得精采、活得燦爛,還是要在臨走前留下未完的遺憾?我們都是一顆種子,經歷過春暖花開、嚴冬風雪;開過斑斕的花朵,凋零著枯萎的落葉。當我們茁壯、成長,往下一看,那些落葉以輾入春泥,化成我們的回憶。

2 則留言:

  1. 活了這麼久的生活,才懂得甚麼叫有意義。喜歡許哲敏所說別為翹課而翹課,人生之長如滾滾不盡的江河,但有一天,河會枯,水會盡,所以像哲閔所講「對我到底有沒有幫助?」,STEVE JOBS 說不要用我們的時間去實現別人的夢想,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不該被束縛成繭,被硬梆梆的制度阻礙飛翔的可能性

    看完此篇,我希望,有天我真能破繭而出,往藍天的盡頭飛去

    回覆刪除
  2. I strongly agree with what 哲敏 has said, "當生命走到盡頭時,每個片段、每個回憶都將伴隨著我們永藏在心中,不管是酸甜苦澀,個個都是我們最珍惜的片段。當然我們很不願意回顧過去的痛、過去失去的與過去的絕望,但若不是這些折難,也不會有今天有同理心、有抱負、有愛有光的我們。" The success of a great man/woman is the accumulation of his/her downs and falls, which may later have an impact on his/her persoanlity. Therefore, we do have to cherish every moment and in everything we give thanks.

    回覆刪除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