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彷若重演紅樓一夢 ─ 母親方仁鳳女士的故事

彷若重演紅樓一夢 ─ 母親方仁鳳女士的故事
獻給母親
前言
母親十八歲那年,我外公與世長辭……
現在的我依舊記得上次母親流淚,是我國小六年級的事了。那日,母親帶我去法鼓山做法會。那年我十二歲,也是外公去世滿三十年的日子,這也是我們母女倆會上山做法會的原因。在法會現場,很明顯地,對一個十二歲的幼兒來說是很乏味的。但我依然記得那天法會上,母親雙膝著地,雙手合十,兩眼緊閉,眉頭深鎖,額頭刻文彷彿在法如水的層層洗滌下,一條一條顯示出他在這些年所經歷的煎熬。當上了大學精彩的青春人生正要發光發熱的時候,他身為長女逢父親逝世,家計像大石遽落在一個十八歲的女孩上雖然如此,但她撐下來了,把困難往肚裡吞的同時,彷彿昇華出來的,是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學。
現在十八歲的我回首來看,媽媽用她的困苦經驗教導我。
那人生無難
惟堅持下去就可達到一切的哲學
前年,我十八歲,仍記得她堅強的背影,是我往醫學艱難 路走下去的最大推力……
訪談著眼處
我是著眼於母親在大環境變化下的心路歷程。從原本家境小康的家庭,但一夕間需要靠媽媽兼家教來幫忙家計,甚至需要和同學解釋為何只能有那麼少的時間參加班上活動到現在身為我的母親,她是如何走過這艱辛的路程,甚至到現在副工程師的職位。所以,這一段波折的歷程就是我要著眼的地方。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訪問稿

敘事與傾聽

看榜單的那一天,我記憶猶新。

查看自己的學校後,我找尋著自己的同學。

在這之中,有一個很熟悉的名字,在我的高中生活中,一個很戲劇性的名字

-林澤宇

這是位在我們這屆很有名氣的人,幾乎各大報章雜誌都有報導過他,

一開始看到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並且上網確認自己的記憶

那一年,我領到基測成績,分數頗高的我其實還滿沾沾自喜的,但是全國關注的永遠只有那幾位榜首,台南沒有滿分312的人物,但台北卻有十來個,其中有一位名字便是-林澤宇,訪問時他說:「要考上建中資優班,並以台大醫科為目標」,我很不以為然,我一直覺得成績好的,不一定是資優生,所以要考上資優班根本是天方夜譚,所以我也沒有繼續追蹤這則新聞下去,放棄建中資優班,報考台南一中資優班的我,常常回想起那些312的人是否有考上資優班?驕傲自大的我時時以自己的才能為榮,並想那些人是否維持好成績,擁有精彩的高中生活,高中不留白是我從小的志願,我個人覺得,高中是一個跳板,要能夠成為一個頂尖大學生,必須從所有小處著手,參加多樣性的社團、各種類的競賽、各方面的活動,就當我過完精彩的高一生活時,我在新聞上看到一則新聞-建中高材生,棄建中投私校,每個人閃過的念頭都是:「神經病」,記得當時在教室看到這則新聞時,我們班的人都共同講了這三個字,回家後我把新聞打開給我媽看時,他也說:「他的前途就這樣毀了」再加上他一在強調自己要上醫科,我們都說:「這樣能有國立就偷笑了」且記者用悚動的標題寫:「建中生為錢換轉學」,細讀內容候你就會明白固中奧妙,他因為家中企業經營不善,所以為了協助家業,他極度需要這筆獎學金,但我們常說:「他可能因此損失走醫科的前途」,這個人也叫-林澤宇,這兩個人是同一個,在馬偕榜單上的林澤宇,就是這位名人,在這裡看到他著實令我感到詫異,更讓我感到十分羞愧,他在較差的環境也能考到如此優秀的學校,這之中所需要的毅力及努力肯定是我們的好幾十倍,所以我很欣賞他還能考上這裡,再加上他的處事態度及處理事情的技巧,實在令我自嘆弗如啊!能夠成為他的同班同學我很榮幸,然而我對於他這段奮鬥過程中的故事十分感興趣,我很想一探究竟,他是如何持之以恆,如何在低度競爭力的環境下保有實力,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尤其是重極度緊迫的高三生活,轉戰極度自由的大學生活,成績的好壞完全取決於自己念書的決心,沒有人會再逼迫我們念書,只有過與不過,這都在挑戰著我們的毅力以及自律能力,我相信林同學擁有非常優異的自律能力,我也很想了解隱藏於新聞媒體後面真正的事實。除了過去的歷史事實以外我也想了解他的現在、未來,一個人要能夠掌握現在、望眼未來,才能夠撐得上是一個優秀的才子,我覺得對於現階段就讀醫學生的人而言,如何掌握好成績,培養優異的溝通技巧,廣闊的交友圈,這些都對未來有不小的幫助。對於未來的期許也是我想了解的,每個人都知道做醫生很辛苦,那要把持著甚麼理念才能夠持續奮鬥下去?想作為怎樣的一個醫生,該如何與病人溝通?我想林澤宇能夠給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以一名好友的身分訪問實質上有點不太妥當,我需要注意自己的遣詞用句,才能夠不讓這場訪問變調,就像平常訪談節目上,主詞人時時刻刻維持著輕鬆的態度,就是不想讓受訪者受傷,若稍個不小心就會傷了和氣,或許還會導致原先極好的朋友從此不復存在,這是一件很艱鉅的任務呀!所以我有先把自己打算問的問題整理出來,且先交給林澤宇,當作是暖暖身,但在這之中依然會穿插一下稿子上沒有的題目且較尖銳的問題,但是我依然會以輕鬆的態度來訪問,觀察他的反應,一個脫序就轉換話題,這才不失為一位優秀的訪問者。我有預先問了一些問題,例如:

轉學篇

1、你覺得新聞講的可信度有多少?

2、當初剛進建中時你對於那三年原有甚麼期望?

3、過完一個學期後你覺得建中的生活跟你理想的生活有甚麼出入?

4、你當時想到解決經濟狀況的方法有哪些?

5、選擇這種方法時,其他人給你的意見或評論?

6、你當初是如何與私校接觸的?你選擇了那些私校?

7、是甚麼樣的條件讓你跑去遠在桃園的啟英高中?

8、啟英高中的生活跟你在建中的生活有甚麼差別?

9、你是如何堅持自己的理想?

10、 要怎樣才能夠在那樣的環境維持讀書的慾望?

11、 身為一位建中的轉學生,你在啟英高中會感受到極大的壓力?

12、 在啟英高中生活的過程中,你最印象深刻的事件是甚麼?

13、 你在這三年有補習?有甚麼訣竅讓你維持好成績?

14、 你再升高中時說自己想考台大醫學系,你有沒有想過,或許你不轉學就能夠實現自己當初的理想,考上最好的學校?會感到可惜、懊惱?

醫學篇

1、 你在考上高中的同時,你就決心要考醫科,是怎樣的契機讓你這麼早就決定要讀醫科?

2、 考上醫科後,你打算要怎樣過這七年?

3、 你希望在這七年學到甚麼?

4、 或許討論這個問題有點太早,你想選甚麼科?

5、 來到馬偕幾個月了,你對於醫學生的憧憬還存在?

6、 在如此偏遠的學校,有符合你對大學生活的想像?

未來篇

1、你想成為一位甚麼樣的醫生?

2、你要如何在如此忙碌的生活中把持住身為一名醫師的堅持?

3、或許幾十年過後,你對於醫生的熱情早已喪失,若到那時,你想要埋下甚麼預警措施?

4、你希望在忙碌之餘培養甚麼興趣?

敘事與傾聽----探訪劉嘉棋

敘事與傾聽----探訪劉嘉棋 醫學系 許哲敏 15號

開盡了芬芳後

別人看見了腐底的枯朽、時間的摧殘、生命的流逝;

但他,卻從衰敗中體會出,

落紅不是無情物,輾入泥地,化作一枝枝生命的新芽。

第一印象

第一次見到嘉棋,感覺他是個不苟言笑的人,雖然我並不清楚他的個性,但感覺他應該是個很難聊天、談心的人。當然相處久後,發現他其實是個個性開朗、活潑的人,但也僅限於我對他的初步觀察,是否他做人處事有不正經的地方?還是他有過人之處而我沒察覺到?

初衷

大概開學後兩三個月,我從翁鼎淳慢慢了好朋友,當我們在聊天時,聊到有關嘉棋的個性,志向……,令人驚嘆的是,嘉琪竟然想當無國界醫師!我對無國界醫師的理解是:這群醫師需要有精湛的醫術,因為到落後國家行醫,缺乏高科技的醫療器材;他們需要過人的體力,有時可能得忍受幾個禮拜的飢荒,以及戰亂疾病的橫行;最重要的是,他們必須有堅強的意志力,那種意志是比當醫生,在大醫院服務所受的苦千萬倍以上。不但如此,他們需要忍受家人不在身邊的孤寂,一個個患者在眼前離去的煎熬……他們需要克服的,他們需要背負的,是一整個世界的仇恨、飢餓、疾病、荒蕪。但當我在跟嘉棋訪談時,聊到這一段時,他的眼神是堅定的,他的聲音是宏亮的。也許這一去就是十幾年,但嘉棋透露這,他不畏懼任何的困難,因為當醫生就是要救人,不救人的醫生,只能叫庸醫。我也問到他:「如果你想要當一位無國界醫生,但你有你的家庭要照顧,就此會不會失去了對家庭的溫暖?」他的回答令我非常讚嘆:「當然最理想的是我和我的妻子一起到落後國家服務,但如果不能,我會先安頓好他們,然後朝著我的理想前進。每個人都有家庭要照顧,但每個人如果都這樣,那誰來救救那些受苦受難的病人?」跟嘉棋相較之下,我真的還有很多要學。嘉棋就像一位觀音菩薩,他降臨人間就是要為世人賜福,而我就像蒙受甘露的子弟,在探訪的過程有著無限的想法、感動。

分享

我跟嘉棋的觀念很像:「如果不是要當一位救世濟俗的仁醫,根本不配讀醫學系,也不用浪費這七年,浪費國家的資源,以後成名了,做一位診所裡每天替人抽痰、每天替人微整形、每天替人注射玻尿酸的醫生。台灣不缺這種醫生,如果要賺錢,可以去讀牙醫系;如果要成名,可以去選立委、當藝人。世界上有很多有抱負、有理想,但卻沒有資源,沒有錢可以讀書的孩子。如果我們做為醫學系學生的一份子,卻徒糜廩粟,又怎麼對得起那些孩子呢?」這是我對嘉棋的分享,嘉棋也認為如此。我很高興能在馬偕遇上一位能夠如此替他人著想的朋友,當我再看見嘉棋,我看到的不只是外表開朗、逗趣的性格,更看到了他隱藏在內心的一股光、一股無人能及的慈悲、普眾、關懷受苦受難的人的心。

人,仁,忍,韌。

當生命可以做到關懷、關愛,

在此分享一段蘇芮的歌—牽手

也許牽了手的手,前生不一定好走

也許有了伴的路,今生還要更忙碌

所以牽了手的手,來生還要一起走

所以有了伴的路,沒有歲月可回頭

讓我們牽起那些受苦受難的人,

開出一季燦爛的春天。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公視參訪

導演,對於一般人而言,是個遙不可及的偶像,舉如:李安、魏德聖,更不用說是國外拍大片的導演們了。然而,在敘事與傾聽這門課,卻可以見到導演這傳說中的生物。
  這次去公共電視台,聆聽柯導演對我們這些後輩的話語,他沒有一般上位者對下味者的傲慢,他沒有因著自身的優勢而對我們有所怠慢,他對我們以珍惜後輩的心理,用心提點我們該注意哪些方向。
  柯導演拍紀錄片的目的,不在於能賺多少的金錢,而是希望我們能更加瞭解,我們所生活的這片島嶼,舉如:《我們的島》,這個系列主要是使我們對台灣我們所生存的島嶼,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許許多多時候,我們時常忽略身邊的事物,然而許許多多的事物,卻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因此,柯導演相望我們能由紀錄片中,去看見另一個台灣。
  這次的參訪,讓我學到要以更寬闊的心胸,及眼光去看待我們所生活的環境

公視參訪

能夠與導演接觸的機會很少,常常有人說:「演藝界很亂,不要待比較好」,但這些真的是演藝人員的心聲?若真的很亂,像柯導演這種人就是演藝界的珍寶,公視是眾所皆知的公益頻道,我們都很欣賞在那的電視台工作的人員,雖然從事公視方面的演藝人員都不是很有名氣,但他們犧牲奉獻的精神是值得我們稱羨的,沒有前往現場實在令人感到遺憾,我喜歡看拍攝現場的氣氛,由光碟中看到了,用PPT介紹拍攝技巧、溝通技巧,這都是要精進自己所需具備的才能,關懷土地、愛護自然更是現代人該具備的常識,藉由拍攝紀錄片告訴人民這個事實,不也是個英雄?演藝人員常常渴望拿到金馬,但是,他們可曾想過他們為現代人帶來了甚麼?不就是傷害視力看些綜藝節目娛樂自己?不就是簡短讀書時間,成為學生殺手?儘管紀錄片十分無趣,這卻是帶給我們最大反思的東西呀!

公視參訪

這是一趟其妙的旅途,從未進入電視台,因為這們課的原因,我親身看見新聞部的招牌,看見導演扛著攝影機架式十足,導演用PPT告訴我們拍攝影拍的需要,收穫良多,解決了我對想要拍攝三芝小鎮的疑惑,事實上,要把現代和過往畫面呈現出來真的太難了,但是導演給了我們一些方法,讓我們有拍攝的動力和方向。看到攝影師為了拍片的奮鬥,我很驚訝也很感慨。身為醫學系學生,或許修完這門課以後可能再也不會碰觸到類似的議題,唯有藉由觀看電視銀幕的方式,才能從”心”體會當初對拍片的熱誠,真心的希望,未來在觀看影片時,都能抱以最敬佩的眼神去欣賞每部影片的拍攝。

公視參訪

對導演的認識起初只來自於節目《我們的島》,但說實在,對於導演的深層了解,卻是藉由這次的參訪得來的。關心台灣的環保議題與得到那匹金馬到底哪個重要?甚至工作量和收入的多寡是否達到平衡?然對導演而言,給的卻永遠是擺脫世俗化的答案 他永遠選擇做自己。因為不忍環境的惡化污染了寶島的美麗,導演的眼神關注的不是手中孫中山紅色圖像的多寡,卻是關心環境的惡化性變遷,那雙眼眸是展望台灣會有更好未來的盼望眼神。我發現,他是環境的守護天使,也是真的在為下一代留一片清新家園的守門人,總是希望未來的門後的世界,會比現在更美麗、更美好。

另一點我欽佩的,是導演對夢想的堅持與實踐。放眼大千世界眾多人為名為利,努力一輩子換來的卻是短暫的歡愉;但是,導演用自己的雙腳走片世界,用鏡頭的眼捕捉他想探討的世界,用自己的堅持支撐理想的重量,甚至當一天的工作量遠遠超過自己所得,他無哀無怨,求得或許只有在自己生命結束前的每一刻,為夢想衝,為自己行片藍天,也為台灣、我們的島、我們的家園多盡一份心力吧!

Steve Jobs:「把每天當最後一天在活。」這也是藉由這次探訪讓我深刻瞭解到的一句話。所以我要謝謝導演,因為當看到一個人為自己的理想奔馳了近半個年歲,我發現其實為了夢想努力,我也可以。

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公視參訪

在出發之前,就很期待這次的參訪活動,雖然說見聞不廣,而未曾聽聞過這位導演,但是能在公視拍攝這麼多的紀錄片,令我非常想見識見識這位導演。

導演分享了很多他的工作狀況與一些紀錄片拍攝的建議,對於他的工作真是令我印象深刻,很多電視台都有在做行腳節目,每當看到這些節目,羨慕他們到處玩的同時,也常常對於他們那些驚險刺激又極有風險的極限挑戰感到敬佩,沒想到這次能夠與有這類經驗的導演有所接觸,玉山、南極、聖母峰……聽著他爬過的山,走過的險境,那些驚險刺激的旅程,雖然聽起來是那麼的令人膽怯,但導演卻講得津津有味,可見這些挑戰人類極限的活動有多麼的吸引他。

而他的紀錄片也不只是在於挑戰自我,介紹這些一般人到不了的地方給觀眾而已,在他精采豐富的PPT中,其實可以看見很多對於人文與自然的關懷。像是他為蚵農拍的紀錄片,讓大家對於蚵農們辛苦謀生的生活更有了解。但更令我震撼的是,導演拍的那些對於環境變遷的紀錄,長期定時忠實的記錄,真的是很需要細心與耐心才能夠完成那些紀錄,利用小小的一己之力,對於我們的家園長期以來的問題關心與付諸行動的貢獻,雖然有些事可能還被擱在行政程序中,但是若是沒有這樣子的態度,沒有這樣子的人,我們的家園一定會被破壞得更快!

最後,導演為我們介紹了一些器材,對於有在玩攝影的我,實在是不禁手軟,因為那些東西真的是很貴,但是效果也真的是令人欽佩,果然專業的就是不一樣,謀生器具絕對馬虎不得。專業的器材之外,也考量到了某些險境的方便性,而有些潛水或是登山方便的小型器材,感覺也是頗實用呢!

雖然很辛苦,領的薪水也不是比別人特別多,但是能夠利用工作的機會,為這個社會貢獻一些心力,並且將這些珍貴的事物美景,以專業的技術與器材記錄下來,並且使之在大眾間廣為流傳,實在是難能可貴。尤其是當我不經意地發現,導演他是新聞部中最少休假的一位之後,更是令我敬佩不已!

公視參訪

這次參訪公視相當有價值。
可惜我精神不佳,中間昏睡一陣子。有幸聽到的部分,都是絕佳的養分,灌溉著我們這些晚輩的創作能量。

整場柯導演的帶領中我看見好濃醇的生命密度。柯金源導演記錄台灣不遺餘力,柯導演在攝影、製作各式紀錄片中,審美觀不斷洗練、轉化,對環境的感情也是日漸增加,很明顯的柯導演提倡環境保護,他用大量的照片對比,滄海桑田式的告訴我們環境的變遷有多麼驚人。
柯導演對紀錄片的定義是將真實事件做藝術手法的處理。就像各式生鮮食材,原味吃當然很讚,能感受到大自然純樸的滋味!但若稍加工,像生菜做成沙拉,魚做成生魚片或蒸魚!不失原味的處理食材,就像紀錄片的處理一樣,不失去原味,而能夠強調該強調的
什麼是該強調的?柯導演說:「紀錄片必須從某個觀點出發」,也就是必須有自己的價值觀。以前,我的想法是不預設立場--也就是不預設價值觀,不評論、不判斷--以前的想法是這樣的:紀錄片,就是忠實呈現,忠實捕捉每一分目標對象的精華。找到目標對象的核心價值,然後呈現出來。呈現被記錄者的真實。
柯導演的想法衝擊著我以前的觀念:若像柯導演那樣,不就是用有色的鏡片去看、去記錄
對此,我的解釋是:若只「忠實紀錄」,不是「忠實呈現」:只用一元的觀點--受訪者的觀點,可能流於過度保護該價值觀,而不能顯示出該價值觀真正的價值。以不同的思想衝擊價值觀,受訪的「非核心」部位會因為外來價值而被洗去,就能看見核心的價值。如果我們不被西方文化衝擊,我們可能對中國文化不夠了解。如果漁村沒有被都市力量衝擊,可能漁村除了純樸以外什麼都沒有。

除了人文的採訪,柯導演還有像是玉山、南極等等極地的採訪。我睡著了,很不好意思。

還有是有關台灣環境的變遷。要愛護環境。
其實我不知道要怎麼寫這部分的心得。因為若是真的保護台灣環境,我不應該當醫生--醫學是很浪費資源的一門學科。(其實,大多數的科學都很浪費資源。)我們滿足了自己的願望,犧牲的是土地、是未來子孫的生存權。美其名曰子孫擁有更好的科技、更棒的生活品質--放屁!我們這些先輩們大量的向大自然、向環境舉債,然後債留子孫,自己先去了、先逍遙了。不就是如此嗎?就先只談論水吧--未來每一口水可能都要求要有安全標章,因為未處理過的水是重金屬、毒素和內分泌干擾素溶液。柯導演告訴我們採訪的技巧地同時,也告訴了我們應該愛護土地。上帝是要我們管理土地上的一切,不是汙染或摧毀。

所以,當醫生也要用醫生可以的方法愛護土地!我還不知道怎麼做,但有一天我會知道的!

結論是這樣的。
收穫良多,也許不完全是處理技術的部份,還有更多是人文、土地的關懷。期待挖子尾的行程。

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公視參訪

台灣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崇山峻嶺四面環海,但隨著科技的進步環境卻逐漸被破壞,難道經濟的發展與環境的維持一定是背道而馳的嗎?我想這只是那些人是否多花一點心力與金錢的問題。柯金源是一位關心這塊土地並且以他的方式把環保概念深植在人們心中的導演。不管是雄偉連綿的山峰或湛藍的大海甚至是那些遭到破壞的地區,美麗與傷害,柯金源導演都一一的用他的鏡頭仔細刻畫。而這一切並不是簡單的事,每當一趟拍攝開始都會面臨到很多未知的挑戰,天氣.金錢.政策......但堅定的信念確切的目標使柯金源導演就這樣一直的走下去。這一次的參訪我也學到好多東西,我們問的問題柯金源導演都很仔細的為我們一一解答並且還用心的準備ppt,相信這肯定對我們接下來拍的影片有很大的幫助。後來我們又看了許多攝影器材及拍攝時會用到的特殊裝備,每一件都使我們大開眼界,這一次的公視參訪真的是獲得了很多東西,不僅增進了見識也讓我們得到很多寶貴的想法及經驗,感謝這次難能可貴的活動,也期待下一次的!

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公視採訪

柯金源,彰化土生土長,台灣道地的導演,微微憔悴的臉龐佐有歷經世面的成熟,以及對大自然的憐憫,用他看透世俗的雙眼、走過疊疊河床的雙腳、攀越高山峻嶺的雙手記錄著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我們的家園─「台灣」。從一幕幕拍攝自台灣每個珍貴的角落的點點滴滴,從柯導演娓娓道來的一言一語,我可以感受到他對台灣的愛如溫馴的陽光一層層融化我的內心,感動不已。柯導演沒有我腦海裡那種汲汲營營、一板一眼的導演性格,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耐心和教育的熱忱。一個早上看著柯導演精心的ppt,聽著他詳細的講解,台灣的環境變遷、汙染、破壞一覽無遺。當電視媒體上充斥著高談闊論、口誅筆伐的政客、名嘴時,台灣正有著這樣一位導演,默默關懷著我們的環境、默默記錄著鄉村田野間的人情味,如和頭頭是道、政商勾結的那群人相比,豈不諷刺?柯導演用他好幾年來的紀錄片持續地教育著台灣人,盼望能喚起我們對土地的關心,能和同為這座寶島上的我們產生共鳴。當有人問起:「導演您如此辛苦,又獲得不多報酬,是如何去調適自己的?」柯導演堅定的語氣答道:「是我從小就看到的環境破壞使我堅持著我的信念,人死後都會長眠,何必生前多睡呢?」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作業-學習心得]公視參訪

本以為在百忙中抽空的導演只會替我們解釋一些我們提問的問題或者該注意的小細節,但是他特地花了這麼多時間,為了我們整理了PPT而且很用心的闡述並且分享他們之前拍攝的例子給我們看,讓我覺得好感動。由於我沒能親自到場,所以從錄下來的影片中認真從不斷重播的動作中抄下了許多筆記。導演對於我們這次的學習作業給了很重要但我們卻常常遺忘的重點,要有目標的拍攝、尊重受訪者(儘量讓他趕到自在、沒有壓力)、關於收音以及從日常生活中擷取影像。導演還給了許多關於採訪不熟悉的人物時該具備的事前功課該準備什麼、如何經由當地的人們更了解我們想要去做的東西或多用心觀察等。
導演說,他拍紀錄片喜歡拍攝長期觀察的title,而在播放部分(和片段)的記錄片時,感覺每個時候都要啟動他和他的crew整個充滿熱血幹勁的mode,這並不是很簡單,幾乎到要挑戰自己體力的極限。我好佩服他這樣的精神,為了環境的觀察、為了地球更美好、又或者是為了自己的追求成品完成的快樂,不管,他就能將影片主要想傳遞給螢幕前的觀眾,呈現出來,讓大家接收到他自己所經歷到的感動。

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公視探訪

這次到公視探訪,收穫真的很多。初次見到導演,認為他是一個毫不起眼,走在人群中會被忽略的中年男子。然而,一切在接觸後,才發現世界最美的,竟然就在這平凡的身軀當中。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柯金源導演一系列的照片故事。因為導演目睹整個環境的變遷,從世界的美到人為的汙染;利用農民的辛勤對比著高級住宅的唐突,一只小小的鏡頭卻刻印這巨變的世界,利用攝影的力量揭露世界的不公不義。其實這世界並不缺乏美麗的照片,但很少人能像柯金源導演這樣以批判式的方式記錄變遷的環境、高官與政府的勾結。他們是用心、用身體去體會這個大自然,因為拍紀錄片不像一般的片酬那麼優渥,一段紀錄片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完成,,卻並不是每個人都想觀賞、了解,這其實糟蹋了這群愛著台灣的人,踐踏了最珍貴的土地。很多人打著愛台灣的口號出來競選,但他們對台灣真的了解有多少?玉山主峰奪高?濁水溪流域多廣?台灣黑熊受盡殺絕後,究竟有多少後裔,多少棲地?柯金源導演真的是一座用生命燃燒的燈塔,它讓我們看到了台灣的美、醜陋、刻苦、傲慢,台灣的光明與黑暗。他永不放棄的信念,是我們值得學習,效法的。不願放棄的光茫,點亮了台灣的角落,也開啟人們心中塵封已久的陰翳。

[作業-學習心得]Steve Jobs

看&聽Steve Jobs的演講之前,一真老師先上我們看有關於Steve Jobs的簡報,其中除了介紹他事業成立的過程之外,老師還要我們去觀察他每一個時期的眼神,才發覺,不管是從少年時期、初創apple時、被趕出去apple後, 失意一陣子, 新創NeXT公司時、一直到他過世前和他的team以極快的速度推出不少最新apple產品時,眼睛一直都是炯炯有神!!彷彿完全不畏懼任何即將面臨的未來,已經充滿準備、蓄勢待發、讓眾人瞧瞧他的厲害!! 
他向Stanford演講他三個故事時,句句都充滿了他回顧走過來歷程到現在所堅持的理念等,而且是用「不框住」別人想法的方式給予建議,而我對於幾句他所說過的詞我印象特別深刻:
(1)"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ould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Because believe in the dot connect down the road will give you the confidence of following your heart even when it leads you the well-worn path and that would make the all difference."
(2)"Sometimes life hits you in the head with a brick. Don't lose faith."
(3)".....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If you haven't find it yet, keep looking and don't settle."
(4)"You are already naked, there is no reason not to follow your heart."
(5)"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這些觀念,都深深影響我們的每一個下一步,而在做出選擇時,應該傾聽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在知識的大海面前,我們永遠是渺小的;面臨挫折、困境時,退縮是難免,但無論如何還是要面對和解決眼前的問題-The stoke is an awful tasting medicine, but a patient needed it.當過去的習得的種種,連貫起來,會成會構成意想不到的結果。承勳在connecting the dots中已自己的想法講出「小螺絲會構成大機器」,實在是非常的貼切,每個時期的一點小東西,可以讓未來更不一樣。Steve Jobs真的是很了不起的人,很謹慎、很謙遜、活出自己很棒的典範!他希望我們能他身上獲得很多,更希望我們在自己的路途上找到自己,and always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學習心得-賈伯斯的故事

蘋果成功的背後賈伯斯付出了很多心血,但這一切並不是那麼的順利.輕鬆其中充滿了太多挫折,但賈柏斯從來都沒有丟棄他的熱情,一直的堅持他的理想遇到困難時也沒有垂頭喪氣反而積極的去尋找其他的出路,我覺得這其中影響他最大的因素就是他對這份事業的熱情與他家庭的支持以及樂於去學習各種事物。書法,對賈伯斯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為學了他賈伯斯才能創出那麼多特別.漂亮的字體,或許現在學了很多東西以現況來說並不覺得能實際上去應用或從中得到些什麼,但時間總可能會讓你遇到些機會,多學了些東西機會就會更多。被信任的人背叛,辛辛苦苦才創出來的公司一夕之間就被奪走,失望與痛苦並不是我們能想像的,但這一切的不幸也沒有打倒他,他的熱情依舊支持他走過那段難熬的時間幫助他找到了另外一個出口,他又創了一個公司,公司也如蘋果那般的成功,最後他也買回了蘋果一切看似又明朗起來。但沒想到過了幾年他又被診斷罹患胰臟癌,這突如其來的噩耗是多麼的衝擊了他,但化療所帶來的痛苦並不影響她創意的腦袋,在生病的期間他還是發表了許多新款的產品。賈伯斯的一生影響了很多人,尤其是那些蘋果迷,他改變了電腦的歷史使筆電變得如此普及而最後他的故事也帶給了很多人多方面對自己的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