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訪問稿

敘事與傾聽

看榜單的那一天,我記憶猶新。

查看自己的學校後,我找尋著自己的同學。

在這之中,有一個很熟悉的名字,在我的高中生活中,一個很戲劇性的名字

-林澤宇

這是位在我們這屆很有名氣的人,幾乎各大報章雜誌都有報導過他,

一開始看到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並且上網確認自己的記憶

那一年,我領到基測成績,分數頗高的我其實還滿沾沾自喜的,但是全國關注的永遠只有那幾位榜首,台南沒有滿分312的人物,但台北卻有十來個,其中有一位名字便是-林澤宇,訪問時他說:「要考上建中資優班,並以台大醫科為目標」,我很不以為然,我一直覺得成績好的,不一定是資優生,所以要考上資優班根本是天方夜譚,所以我也沒有繼續追蹤這則新聞下去,放棄建中資優班,報考台南一中資優班的我,常常回想起那些312的人是否有考上資優班?驕傲自大的我時時以自己的才能為榮,並想那些人是否維持好成績,擁有精彩的高中生活,高中不留白是我從小的志願,我個人覺得,高中是一個跳板,要能夠成為一個頂尖大學生,必須從所有小處著手,參加多樣性的社團、各種類的競賽、各方面的活動,就當我過完精彩的高一生活時,我在新聞上看到一則新聞-建中高材生,棄建中投私校,每個人閃過的念頭都是:「神經病」,記得當時在教室看到這則新聞時,我們班的人都共同講了這三個字,回家後我把新聞打開給我媽看時,他也說:「他的前途就這樣毀了」再加上他一在強調自己要上醫科,我們都說:「這樣能有國立就偷笑了」且記者用悚動的標題寫:「建中生為錢換轉學」,細讀內容候你就會明白固中奧妙,他因為家中企業經營不善,所以為了協助家業,他極度需要這筆獎學金,但我們常說:「他可能因此損失走醫科的前途」,這個人也叫-林澤宇,這兩個人是同一個,在馬偕榜單上的林澤宇,就是這位名人,在這裡看到他著實令我感到詫異,更讓我感到十分羞愧,他在較差的環境也能考到如此優秀的學校,這之中所需要的毅力及努力肯定是我們的好幾十倍,所以我很欣賞他還能考上這裡,再加上他的處事態度及處理事情的技巧,實在令我自嘆弗如啊!能夠成為他的同班同學我很榮幸,然而我對於他這段奮鬥過程中的故事十分感興趣,我很想一探究竟,他是如何持之以恆,如何在低度競爭力的環境下保有實力,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尤其是重極度緊迫的高三生活,轉戰極度自由的大學生活,成績的好壞完全取決於自己念書的決心,沒有人會再逼迫我們念書,只有過與不過,這都在挑戰著我們的毅力以及自律能力,我相信林同學擁有非常優異的自律能力,我也很想了解隱藏於新聞媒體後面真正的事實。除了過去的歷史事實以外我也想了解他的現在、未來,一個人要能夠掌握現在、望眼未來,才能夠撐得上是一個優秀的才子,我覺得對於現階段就讀醫學生的人而言,如何掌握好成績,培養優異的溝通技巧,廣闊的交友圈,這些都對未來有不小的幫助。對於未來的期許也是我想了解的,每個人都知道做醫生很辛苦,那要把持著甚麼理念才能夠持續奮鬥下去?想作為怎樣的一個醫生,該如何與病人溝通?我想林澤宇能夠給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以一名好友的身分訪問實質上有點不太妥當,我需要注意自己的遣詞用句,才能夠不讓這場訪問變調,就像平常訪談節目上,主詞人時時刻刻維持著輕鬆的態度,就是不想讓受訪者受傷,若稍個不小心就會傷了和氣,或許還會導致原先極好的朋友從此不復存在,這是一件很艱鉅的任務呀!所以我有先把自己打算問的問題整理出來,且先交給林澤宇,當作是暖暖身,但在這之中依然會穿插一下稿子上沒有的題目且較尖銳的問題,但是我依然會以輕鬆的態度來訪問,觀察他的反應,一個脫序就轉換話題,這才不失為一位優秀的訪問者。我有預先問了一些問題,例如:

轉學篇

1、你覺得新聞講的可信度有多少?

2、當初剛進建中時你對於那三年原有甚麼期望?

3、過完一個學期後你覺得建中的生活跟你理想的生活有甚麼出入?

4、你當時想到解決經濟狀況的方法有哪些?

5、選擇這種方法時,其他人給你的意見或評論?

6、你當初是如何與私校接觸的?你選擇了那些私校?

7、是甚麼樣的條件讓你跑去遠在桃園的啟英高中?

8、啟英高中的生活跟你在建中的生活有甚麼差別?

9、你是如何堅持自己的理想?

10、 要怎樣才能夠在那樣的環境維持讀書的慾望?

11、 身為一位建中的轉學生,你在啟英高中會感受到極大的壓力?

12、 在啟英高中生活的過程中,你最印象深刻的事件是甚麼?

13、 你在這三年有補習?有甚麼訣竅讓你維持好成績?

14、 你再升高中時說自己想考台大醫學系,你有沒有想過,或許你不轉學就能夠實現自己當初的理想,考上最好的學校?會感到可惜、懊惱?

醫學篇

1、 你在考上高中的同時,你就決心要考醫科,是怎樣的契機讓你這麼早就決定要讀醫科?

2、 考上醫科後,你打算要怎樣過這七年?

3、 你希望在這七年學到甚麼?

4、 或許討論這個問題有點太早,你想選甚麼科?

5、 來到馬偕幾個月了,你對於醫學生的憧憬還存在?

6、 在如此偏遠的學校,有符合你對大學生活的想像?

未來篇

1、你想成為一位甚麼樣的醫生?

2、你要如何在如此忙碌的生活中把持住身為一名醫師的堅持?

3、或許幾十年過後,你對於醫生的熱情早已喪失,若到那時,你想要埋下甚麼預警措施?

4、你希望在忙碌之餘培養甚麼興趣?

0 意見: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